國慶黃金周是裝修旺季,也是業主集中考察裝修公司、對比方案的關鍵期。然而,許多業主因假期時間緊張、缺乏經驗,容易陷入“低價誘惑”“虛假宣傳”等陷阱。本文結合行業潛規則與真實案例,梳理國慶看裝修的注意事項,助您高效篩選靠譜公司,鎖定高性價比方案。
一、前期準備:明確需求,避免“被銷售”
1. 梳理核心需求清單
提前列出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、功能需求(如老人房防滑、兒童房收納)、風格偏好(現代/中式/北歐)及預算范圍(硬裝+軟裝總價)。例如,三口之家需明確“兒童房需預留書桌+衣柜空間”“廚房操作臺高度需適配主廚身高”等細節,避免看裝修時被銷售牽著走。
2. 收集市場參考價
通過裝修平臺、鄰居案例了解當地基礎裝修報價。警惕“國慶特惠價”低于市場價30%的套餐,此類公司可能通過增項或材料以次充好盈利。
3. 制定考察路線與時間表
國慶假期通常7天,建議前3天集中考察3-5家裝修公司,每天安排2家(上午1家+下午1家),預留1天復盤對比。例如:
10月1日:上午A公司(全包套餐),下午B公司(半包+主材代購);
10月2日:上午C公司(設計驅動型),下午D公司(老房改造專家);
10月3日:復盤方案,篩選2家進入深度談判。
二、實地考察:5大核心環節,揪出“套路”
1. 看資質與口碑:拒絕“皮包公司”
查證件:要求出示營業執照、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資質(非設計資質)、安全生產許可證,并通過“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”核實是否存在經營異常。
驗案例:要求提供同小區、同戶型的在施工地照片或視頻,重點看水電隱蔽工程(管線布局是否橫平豎直、強弱電間距是否≥30cm)。
聽口碑:通過小區業主群、裝修論壇搜索公司名稱,重點關注“增項是否合理”“工期是否延誤”“售后是否推諉”等真實評價。
2. 比方案與報價:警惕“低價陷阱”
方案細節:要求設計師提供3D效果圖+施工圖(含水電點位圖、立面圖),核對是否包含“墻面掛網防裂”“衛生間防水高度1.8m”等關鍵工藝。
報價透明度:拒絕“按實結算”的水電改造,要求按點位或米數固定報價(如開關插座每增加一個加價50元);主材需明確品牌、型號、規格
增項預警:詢問“哪些項目可能增項”(如拆墻后發現承重結構需加固),要求增項費用不超過合同總額的10%。
3. 驗材料與工藝:拒絕“表面功夫”
材料展示:要求參觀公司材料展廳,核對合同中約定的材料是否在展廳陳列(如合同寫“圣象地板”,展廳需有同款樣品并附授權書)。
工藝標準:重點考察“水電工藝”(管線是否用專用卡扣固定)、“防水工藝”(閉水試驗是否滿48小時)、“瓷磚鋪貼”(空鼓率是否≤5%)。例如,鴻揚家裝采用“水電管線分色標識”“瓷磚薄貼法”等工藝,可要求現場演示。
4. 談合同與售后:鎖定權益
合同條款:
工期:明確起止日期及延誤賠償(如每延誤一天賠合同總額0.5%);
付款:采用“3-3-3-1”模式(首付30%、中期30%、竣工30%、質保10%);
增項:約定“未經業主簽字確認的增項,業主有權拒付”。
售后保障:要求提供“質保”的書面承諾,并明確報修響應時間(如24小時內上門)。
5. 觀服務與團隊:拒絕“甩手掌柜”
設計師專業度:通過提問測試(如“我家采光差,墻面用什么顏色顯亮?”“兒童房如何兼顧學習與娛樂?”),觀察是否根據需求定制方案,而非套用模板。
項目經理經驗:要求提供過往工地照片,核對是否親自盯現場(如每天到崗≥2小時)、是否定期匯報進度(如每周發施工照片+視頻)。
客服響應速度:通過微信或電話咨詢,觀察是否在1小時內回復,節假日是否有人值班。
三、國慶特惠:理性看待“促銷”
1. 警惕“虛假折扣”
部分公司宣稱“國慶直降20%”,實則先提價再打折。要求提供近期同戶型報價單對比,或通過裝修平臺查詢歷史價格。
2. 慎簽“定金協議”
避免因“限時優惠”沖動交定金,定金一般不超過合同總額的20%,且需注明“可退還條件”(如未簽正式合同可全額退)。
3. 索要“附加服務”
可爭取免費升級項目(如將普通乳膠漆升級為兒童漆)、贈送家電(如油煙機、熱水器)或延長質保期(如從2年延至3年)。
四、避坑總結:國慶看裝修“三要三不要”
要:提前做功課、帶需求清單考察、核對材料工藝細節;
不要:輕信“低價全包”、被銷售話術催促簽約、忽略合同條款;
必做:考察后整理對比表(含公司、方案、報價、口碑),與家人充分討論后再決策。
國慶看裝修是“技術活”,需保持理性、耐心與細心。通過系統考察與對比,您將能篩選出靠譜裝修公司,為后續裝修省心、省錢、省力。